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越南我还没有机会去,但听去过的人回来讲,他们聪明、苦干、能干,越是过去体制成本太高,降下来以后,他们的成本优势比我们显著,我们唯一的办法是往上打。
这些行动阻挠市场经济改革,政府应当用行政手段处罚。本文说明如何用经济的手段来辅助现行的行政手段来清除贪污。
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不能容许政府参与大量的经济活动,如控制大多数的企业,让国营企业的生产占全国总生产很大的百分比,正如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情形。犯贪污必须有贪污的机会,从贪污拿到利益。体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,增加经济效率。第一种的经济活动包括创办私营企业,施行私营企业需要进行的活动,如领取出口或进口证书,个人需要政府批准的各种活动,如领取各种证书。他的非法行为由企业的业主根据法律处分。
当时政府的活动范围小,国家的生产多半由私营企业担负。消除犯贪污的机会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密切的关系。经济增长是一个结果,政府不应紧盯着经济增速这一结果,应致力于营造更好的环境,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,促成经济的增长。
财税改革应与政府改革互动 《21世纪》:财税改革在十三五处于什么位置?财税改革推动似乎比较困难。国家战略需要推动社会改革 《21世纪》:公报要求构建发展新体制,那么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尤其注重什么方面的改革? 刘尚希:全面综合的改革聚焦在政府改革,未来要推动政府全方位的改革,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、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等。自律意识的形成,能避免过度市场化、唯利是图带来的各种扭曲,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横行,不讲诚信道德等问题。10月29日,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。
如何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,让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上更有效率,需要优化政府间横向部门权力的配置问题。社会改革需要充分相信群众,能把自己的事情管好,真正依靠群众来管理社会,政府也能从繁重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。
如果现在我国适龄劳动力处在高峰期,经济增速的趋缓,会导致大量失业,逼迫短期政策扩张,稳增长就不得不摆在首先。比如扶持创新,应针对企业在创新上真正碰到的问题,对症下药来解决,有时候不仅仅因为缺钱,企业可能是缺人才、好的环境,是一些机制体制的因素阻碍了创新,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政府对创新的资金补助,动机是好的,却异化了企业的行为,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。社会改革就是让社会实现自我管理,自我约束,这可以化解很多社会矛盾,也能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。
有些企业可能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套取政府资金上,减少了真正创新的活动。人口老龄化带来很大的养老压力,适龄劳动力减少,人口红利也随之减少,这似乎是一个坏消息。创新牵涉到科教体制改革,需要培养本土人才。现在社会改革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,事业单位改革、科教改革、医疗卫生改革、社保、社会组织改革等,都是单独进行。
刘尚希:财政是作为一个切入点,来带动政府改革。居民收入的提高,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,给企业造成了更大压力。
而且政府投入的资金分散在不同部门,各个部门间不通信息。现在有一个问题是,把财政改革贬低为一个部门的改革、一个技术化的改革,这样的话就起不到作用,财政改革是整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,通过财政改革去推动政府的改革,但也需要政府改革配套联动,进而带动经济、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改革。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进入 刘尚希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社会改革 十三五 。社会改革有利于形成一种共同体意识,提高公民的公共责任感。发动社会组织,参与到扶教、扶贫的行动中去。比如创新驱动,若只局限在经济领域,解决不了问题。但这种压力可迫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,来消化人力成本。我们当前面对的情形恰恰不是这样,从而变为一个有利条件。
比如,预算改革就是通过预算来体现政府活动范围和方向,也借此约束政府行为。教育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,能缩小贫富差距,提升人的能力,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,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。
现在地方鼓励创新的办法有所改进,但主要还是给钱,定一个比如高新企业的标准,让企业自行申报,申报通过就给钱。在这样的要求下,政府的改革应如何进行? 刘尚希:当前各方面都在大力支持创新。
因为创新往往要投注很多精力,可能几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效。他尤其提到此前被忽略的社会改革,应该放到更重要的位置。
社会改革,主要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,这块要重点关注,应作为十三五改革的重点来抓。社会组织的健全,有利于净化市场,弥补过度市场化,市场行为短期化、投机化等问题。经济增长趋缓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,企业转型升级就会有动力。这似乎又是一个坏消息。
《21世纪》:全会提出,坚持创新发展,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。另外,中央和地方关系,如何发挥两个积极性,既是财政问题,也是政府改革的问题。
构建发展新体制方面,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提高政府效能,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、税收制度,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等。财税改革困难,是因为涉及到政府各个部门的利益,还涉及到政府和人大的关系。
全会指出未来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,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,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。财税改革在技术层面上,表现为全口径预算、中期财政规划、政府资产负债表等,这些实际上都是为推动政府的改革,比如中期财政规划和政府决策方式相关,政府决策要从年度为主,到要和中期结合起来,未来可能还要有更长远的战略规划。
政府要有定力,短期的政策有必要,更要关注长期改革。但政府补贴当期就能拿到,相对容易,也能成为企业利润。只靠政府监管管不过来,需要培育行业自律组织。国家战略需要推动社会改革。
当前国内有很好的转型条件,如人口老龄化使就业压力大大减轻、居民收入增速较高等,可以支撑将重心放在转型升级上。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,该如何应对?未来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,稳增长要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吗?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,十三五期间各项改革处于什么关系,如何协调多项改革?牵涉甚广的财税改革,该如何推进?就此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。
现在部门主义盛行,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,预算改革推不动,政府的效率也会大大下降。但同时,就业压力不是太大,现在转型升级不会带来大量失业的问题,这又是一个好消息。
比如事业单位改革,若改革顺利的话,能减轻财政负担,还能激发更多活力。现实中,即便想办公益性学校或医院的设立都很困难,因为有形无形的障碍仍很多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14:2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4:2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4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13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3:0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2:3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2:1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2:1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1:5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1:48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